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
《江蘇省“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4月28日
江蘇省“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
“十三五”時期,是江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視察江蘇重要講話精神,推動聚力創新、聚焦富民取得重大進展的關鍵時期,也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根據國家《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2016-2030)》《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和《江蘇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編制本規劃。本規劃主要闡明“十三五”期間我省能源發展戰略、主要目標、基本原則、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是未來5年我省能源發展的總體藍圖和行動綱領。
根據《江蘇省發展規劃條例》,在本規劃指導下,省能源主管部門編制和實施電力、電網、可再生能源、天然氣等發展規劃,作為本規劃的補充和細化。
本規劃以2015年為基期,規劃期為2016年-2020年。
......
(四)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堅持把綠色低碳作為調整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的主攻方向,推進化石能源清潔化利用、非化石能源規模化發展,提高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和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降低能源行業環境影響程度和溫室氣體排放強度,推動清潔高效、低碳優質能源逐步成為增量能源的供應主體。
1、著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堅持集中開發與分散利用并舉,調整優化開發布局,著力發展核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非化石能源。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力爭達到2600萬千瓦,占省內電力裝機的20%左右;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1%。
安全發展核電。嚴格遵循國家核電發展戰略,堅持把安全放在首位,嚴格操作規程,確保在役機組安全運行,嚴格建設標準,推動在建項目穩步建設。按期建成田灣核電二期工程(2×112.6萬千瓦),加快推進三期工程建設(2×111.8萬千瓦),積極爭取四期工程和第二廠址納入國家規劃。適時啟動第二核電廠址優選和保護工作。加強同中核集團、中廣核集團等核電企業及相關科研機構合作,開展高溫氣冷堆、軟地基場址前期研究。推進核循環、核醫療等產業協同發展。
加快發展風電。按照《江蘇省海上風電場工程規劃》,貫徹實施《關于促進風電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江蘇省風力發電發展規劃(2006-2020年)》,堅持海陸并舉、以海為主,打造千萬千瓦風電基地。到2020年,累計并網1000萬千瓦。
——推進海上風電規模化開發。加強風能資源勘查,提高微觀選址水平,推動連云港、鹽城、南通海域海上風電開發。加大綜合協調力度,著力推動《全國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方案(2014-2016)》確定的18個項目前期工作和建設進度。推進射陽、濱海、大豐、響水、東臺、如東、灌云等項目建設。依托示范項目建設,提升海上風電機組設計、施工、安裝和運行管理水平,促進標準化、規模化發展。到2020年,海上風電累計并網350萬千瓦,保持全國領先水平。
——推進陸上風電協調化開發。加強測風和場內風機布局優化設計,推廣應用適應中低風速資源的風電裝備和運維技術,推動沿海陸上風電和內陸低風速風電協調發展。組織開展分散式風能應用示范,推動接入低壓配電網分散式風電建設。開展風電制氫、風電海水淡化等試點示范。到2020年,陸上風電累計并網650萬千瓦。
科學利用太陽能。堅持光伏和光熱相并重、分布式與集中式相結合,大力推進太陽能多形式、大范圍、高效率轉化應用,到2020年,光伏發電累計裝機確保800萬千瓦,力爭1000萬千瓦,力爭實現用戶側平價上網。
——全面推進分布式光伏系統。把分布式作為光伏發電的主要方式,重點利用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公共設施、居民住宅以及路燈燈桿、廣告塔架、高架橋梁等各類資源,廣泛發展“自用為主、余電上網”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鼓勵各類園區統一規劃、布局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結合建筑節能推進光伏建筑一體化建設。把分布式光伏發電作為新能源試點示范的重要考核指標,引導和激勵試點地區重點發展分布式光伏。到2020年,分布式光伏累計裝機確保400萬千瓦,力爭500萬千瓦。
——有序發展集中式光伏電站。在不影響生態功能、不改變用地性質、不影響生產功效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地綜合利用沿海灘涂、魚塘水面、煤礦塌陷地、風電場等空間資源,建設風光互補、漁光互補、風光儲多能互補,以及與農業設施相結合,不同方式和形態的光伏電站,積極實施光伏“領跑者”計劃,開展阜寧、沛縣、寶應等光伏“領跑者”示范基地建設,打造3-5個50萬千瓦以上的光伏電站基地。
——積極促進光熱多形式利用。組織開展光熱發電示范工程建設,推進光熱發電、儲能材料協同發展,培育形成自主化技術體系和產業化發展能力。全面實施《江蘇省綠色建筑發展條例》,推動新建住宅、賓館、醫院等公共建筑統一設計、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新建大型公共建筑普遍采用光熱利用技術。鼓勵光伏、光熱系統集成化設計、模塊化裝配、嵌入式應用。到2020年,光熱利用力爭達到160萬噸標準煤。
擴大利用生物質能。按照因地制宜、綜合利用,政府扶持、市場驅動的思路,突出農村秸稈、城鄉生活垃圾、工業有機廢水和城鄉生活污水處理,積極推進生物質能規模化、專業化、產業化、多元化發展,努力形成具有較大規模、較高水平的新型產業。到2020年,生物質發電裝機達到150萬千瓦。
——推動生物質能多種方式利用。鼓勵生物質發電、制氣、液化、造粒利用。在農作物主產區和農林生物質資源豐富的地區,有序布局建設裝機規模與資源總量相匹配的生物質發電項目。在滿足環保條件的前提下,結合城鄉生活垃圾集中處置,合理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和垃圾填埋氣發電。在畜禽規模化養殖地區,全面推進畜禽糞便氣化發電。加強技術指導和專業化服務,發揮戶用沼氣設施作用。支持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家庭農場等,結合村莊整治、新農村建設,發展規模適度的集中式秸稈氣化工程,支持小規模分散型生物質氣化發電及多聯產綜合利用項目,符合天然氣標準的,支持納入城鄉天然氣管網。支持發展秸稈成型燃料,推廣符合排放標準的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替代燃煤鍋爐。
——推動生物質能梯級綜合利用。按照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環境友好的思路,推動生物質能循環利用,延長產業鏈。結合制定、修編區域熱電聯產規劃,支持建設生物質熱電聯產,加快發展公共熱源。在繼續發展生物質直燃發電、生物質成型燃料直燃供熱的同時,鼓勵以秸稈等農林剩余物為原料,采用熱化學工藝制備纖維素乙醇等液體燃料。開展生物質梯級綜合利用試點,推動生物質能源化利用從單一原料和單一產品,向原料多元化、產品多樣化方向轉變。
2、著力實施終端用能清潔替代。在著力發展省內、加力利用省外可再生能源的同時,聚焦天然氣和電能替代,持續提高天然氣占能源消費的比重和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的比重。
積極擴大天然氣利用。優化交通用能結構,實施車船“油改氣”工程,建立完善加氣設施布局,推動公路客貨車輛和內河、長江船舶使用LNG燃料。優化工業用能結構,鼓勵工業企業以天然氣替代煤炭、柴油、燃料油,推進工業燃煤鍋爐改為燃氣鍋爐或燃氣熱電聯產集中供熱,鼓勵發展天然氣分布式供能系統。優化居民用能結構,繼續加大居民和公共服務等民生領域用氣保障力度,全面消除民用散煤。到2020年,全省天然氣利用量力爭達到350億立方米左右。
積極推動電能替代。以提高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提高電煤占煤炭消費比重、提高可再生能源占電力消費比重、降低大氣污染物排放為目標,結合不同電能替代方式技術經濟特點,制定電能替代實施方案,因地制宜、突出重點,逐步擴大電能替代范圍,形成清潔、安全、智能的新型能源消費方式。工業領域,以金屬冶煉、玻璃制造、服裝印染、木材加工等用熱行業為重點,加快推廣蓄熱式和直熱式工業電鍋爐、電驅式皮帶運輸和電驅動吊機,推進“以電代煤”“以電代油”,直接壓減煤炭和燃油需求。交通領域,打造綠色交通體系,加快發展船舶岸電系統和推廣電驅動、氣驅動裝卸技術應用,建設空港陸電和場內車輛“油改電”示范工程,大力實施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行動。建筑領域,對熱力管網覆蓋范圍之外的醫院、學校、商場、辦公樓等公共建筑,加快推廣蓄熱式電鍋爐、熱泵和電蓄冷技術,鼓勵建設地源(水源、污水源)熱泵供熱(制冷)等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系統。農業領域,重點推廣糧食電烘干、農業溫室大棚熱泵和電熱膜、禽類繁殖電暖孵化、電制茶等技術。居民生活領域,重點推廣碳晶采暖等高效電采暖技術和熱泵熱水器、熱泵輔助加熱、電輔助太陽能熱水器適用技術;在城市居民小區試點蓄熱電鍋爐、熱泵技術,推進新型集中供熱,推廣燃氣分戶采暖應用。到2020年,電力消費(按供電標煤計算)占全社會能源消費總量55%左右。